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黑洞[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麥哲倫雲面前的黑洞(中心)的模擬視圖。請注意重力透鏡效應,從而產生兩個放大,以星雲最高處扭曲的視野。銀河系星盤出現在頂部,扭曲成一個弧形。
黑洞英文Black hole)是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質量相當大的天體星體(非一個「洞」)。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核融合反應的燃料耗盡後,發生重力塌縮而形成。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它產生的重力場是如此之強,以致於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逃逸,就連傳播速度最快的光(電磁波)也逃逸不出來。由於類似熱力學上完全不反射光線的黑體,故名黑洞。[1]在黑洞的周圍,是一個無法偵測的事件視界,標誌著無法返回的臨界點。[2]
當星體發生超新星爆炸時,中子之間強烈的互相排斥力量無法抵擋外界推擠力量,將中子星擠壓成更高密度狀態,同時在沒有其他力量足以抵擋如此強大壓力的情況下,整個星球會不斷地縮小,最終形成「黑洞」。[3]直至目前為止,質量最小的黑洞大約有3.8倍太陽質量[4]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熱而放出紫外線X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的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星際雲氣團繞行黑洞軌跡,來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5][6]
黑洞是天文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在科幻小說、電影甚至報章媒體經常可見將黑洞作為素材。迄今為止,黑洞的存在已被天文學界物理學界的絕大多數研究者所認同,天文界並不時提出於宇宙中觀測發現到已存在的黑洞。[7]

研究歷史[編輯]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重力透鏡模擬的黑洞,可看出在星系背景扭曲的圖像
歷史上,第一個意識到一個緻密天體密度可以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的人是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歇爾(John Michell)。他在1783年寫給亨利·卡文迪什一封信中提出這個想法的,他認為一個和太陽同等質量的天體,如果半徑只有3公里,那麼這個天體是不可見的,因為光無法逃離天體表面。 1796年,法國物理學家拉普拉斯曾預言:「一個質量如250個太陽,而直徑為地球的發光恆星,由於其重力的作用,將不允許任何光線離開它。由於這個原因,宇宙中最大的發光天體,卻不會被我們看見」。[8]拉普拉斯依據牛頓萬有重力定律求得黑洞半徑R={\frac {2GM}{c^{2}}}。拉普拉斯描述的這種天體,是表面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天體。任何運動物體如果小於此速度,最多只能繞星體旋轉而不能到遠方去,如果表面逃逸速度大於光速,那麼光線就不能傳到遠方去,遠方得不到它的光線,它就成了完全黑暗的天體。儘管「黑洞」(black hole)一詞是在1968年由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來,但拉普拉斯描述的正是黑洞這種天體。[9]
1915年12月,在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1個月後,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即得到愛因斯坦場方程式的精確解,能夠對於點質量與球形質量所產生的重力場給出描述,這包括史瓦西度規史瓦西半徑等等概念,該精確解算出,如果某天體全部質量都壓縮到很小的「重力半徑」範圍之內,所有物質、能量(包括光線)都被囚禁在內,從外界看,這天體就是絕對黑暗的存在,也就是「黑洞」。[9]:205,207
1934年,德國天文學家沃爾特·巴德和瑞士天文學家弗里茨·茲威基指出,當一個衰老的大質量恆星核無法再通過熱核反應產生能量時,它有可能會通過重力塌縮的過程塌縮為一個中子星或黑洞。1939年,美國物理學者歐本海默計算出,一顆質量超過太陽質量3倍( 歐本海默極限)而又沒有任何熱核反應的「冷恆星」,一定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縮成為黑洞,也就是說該恆星已經成為死亡遺骸。1974年,英國天文學者霍金提出黑洞蒸發的概念,認為在黑洞周圍,在虛粒子產生的相對瞬間,會出現四種可能性:直接湮滅、雙雙落入黑洞、正粒子落入黑洞而負粒子逃脫、負粒子落入黑洞而正粒子逃脫,而且最後一種可能性最低。霍金據此進一步提出了微型黑洞(也稱為原初黑洞)的概念。[9]:209,215
現代物理中的黑洞理論建立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由於黑洞中的光無法逃逸,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然而,可以通過測量它對周圍天體的作用和影響來間接觀測或推測到它的存在。[5][6]比如說,恆星在被吸入黑洞時會在黑洞周圍形成吸積氣盤,盤中氣體劇烈摩擦,強烈發熱,而發出X射線。藉由對這類X射線的觀測,可以間接發現黑洞並對之進行研究。[10]
2015年霍金針對黑洞資訊悖論提出新解,指出黑洞有出口,就算掉進去也出得來。於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的會議上,霍金博士發表了他對是不是任何東西都會被黑洞吞噬的看法。他認為黑洞無法吞噬和消滅物理訊息,這和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出的觀點相反[11],霍金理論認定黑洞在旋轉就有可能通往另一個宇宙,但是你會無法回到我們的宇宙,所以嚴格來說掉入黑洞有可能全身而退,只是永遠從本宇宙消失[12]。訊息在黑洞內是以全像影像的方式被儲存的,且非儲存在黑洞內部而是被存在黑洞的邊界,也就是所謂的事件視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理論物理學家瑪莉凱·泰勒(Marika Taylor)則表示霍金論點可以成為一家之言,但沒有製造實驗的方法之前,黑洞資訊悖論的爭議還將持續。[13]

結構特性[編輯]


藝術家筆下的黑洞。

黑洞形成[編輯]

恆星有生命周期,並通過不斷的核融合維持其能量以抵抗自身造成的重力,一顆恆星從氫元素開始其聚變歷程,逐步產生其他重元素並且恆星也會逐步膨脹,至於具體聚變到哪一種元素則取決於每個恆星本身,如太陽擁有90億年的氫融合和10億年的聚變,質量更大的恆星因具有足夠能量則可以向更高級的核融合發展產生更重的元素,但是即使大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8倍以上)的恆星,其極限聚變的終點也只能到達鐵元素質子數26),因鐵並非核融合材料。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若一顆恆星較另一顆恆星質量大三倍,則壽命只有前者的約1/750。恆星演化到末期,由於無法進行更高級的核融合以抵抗重力便會發生嚴重的「塌縮」,塌縮的結果因其質量大小所造成的重力差距而有巨大差異,如太陽最終將成為白矮星,質量較太陽大3倍以上的恆星最終將成為「黑洞」[14][15]
目前公認的理論認為,黑洞只有三個物理量可以測量到:質量電荷角動量。也就是說:對於一個黑洞,一旦這三個物理量確定下來了,這個黑洞的特性也就唯一地確定了,這稱為黑洞的無毛定理,或稱作黑洞的唯一定理。另一方面,黑洞一旦形成,則在黑洞形成之前兩其他物理資訊即告丟失,黑洞上不存在如立方體椎體或其他有凸起的形態,這是黑洞無毛定理的另一種理解方法。 [16][15]
但是這個定理卻只是限制了古典理論,沒有否認可能有其他量子荷的存在,所以黑洞可以和大域單極或是宇宙弦共同存在,而帶有大域量子荷。黑洞具有潮汐力,越小的黑洞潮汐力越大,反之,越大的黑洞潮汐力越小,旋轉的黑洞有內視界和外視界,並會有一個奇異環,一切越過視界的東西最終都會落向奇異點,越大的黑洞從視界到奇異點所花的時間越長。

物理特性[編輯]

質量和尺寸[編輯]


質量達太陽10倍的黑洞之電腦模擬圖
歐本海默極限指出,一顆質量超過太陽質量3倍而又沒有任何熱核反應的「冷恆星」,一定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縮成為黑洞,也就是說該恆星已經成為死亡遺骸。[9]:209 更精確地說,當大質量天體演化末期,其塌縮核心的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3.2倍時,由於沒有能夠對抗重力的斥力,核心坍塌將無限進行下去,從而形成「黑洞」。(核心小於1.4個太陽質量的,會變成白矮星;介於兩者之間的,形成中子星)。天文學的觀測表明,在絕大部分星系的中心,包括銀河系,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從數百萬個直到數百億個太陽。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有黑洞解。其中最簡單的球對稱解為史瓦西度規。這是由卡爾·史瓦西於1915年發現的愛因斯坦方程式的解。[15]
根據史瓦西解,如果一個重力天體的半徑小於一個特定值,天體將會發生坍塌,這個半徑就叫做史瓦西半徑。在這個半徑以下的天體,其中的時空嚴重彎曲,從而使其發射的所有射線,無論是來自什麼方向的,都將被吸引入這個天體的中心。因為相對論指出在任何慣性座標中,物質的速率都不可能超越真空中的光速,在史瓦西半徑以下的天體的任何物質,都將塌陷於中心部分。依據廣義相對論的推演,黑洞中存在擁有無窮大密度的「重力奇點」,被戲稱為「上帝憎惡的裸奇異點」。而在「史瓦西半徑」內,由於黑洞奇異點巨大的質量而形成的超強重力,以至於連光子都不能逃出黑洞,所以這就是黑洞的「黑」之所在。[15]
史瓦西半徑由下面式子給出:
R_{s}={\frac {2GM}{c^{2}}}
G萬有引力常數M是天體的質量,c是光速。對於一個與地球質量相等的天體,其史瓦西半徑僅有9毫米。
黑洞分類
分類質量大小
超重黑洞~105–1010 M太陽~0.001–400 AU
中介質量黑洞~103 M太陽~103 km ≈ R地球
恆星黑洞~10 M太陽~30 km
微型黑洞up to ~M月球up to ~0.1 mm

溫度[編輯]

T={\frac {\hbar c^{3}}{8\pi kGM}}
就輻射譜而言,黑洞與有溫度的物體完全一樣,而黑洞所對應的溫度,則反比於黑洞視界的重力強度。換句話說,黑洞的溫度取決於它的大小。
若黑洞只是太陽的幾倍重,它的溫度大約比絕對零度高出億分之一度,而更大的黑洞溫度則更低。因此這類黑洞所發出的量子輻射,一律會被大爆炸所留下的2.7K輻射(宇宙背景輻射)完全淹沒。

事件視界[編輯]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物理資訊是否會在黑洞遺失?Question mark2.svg
事件視界又稱為黑洞的視界,事件視界以外的觀察者無法利用任何物理方法獲得事件視界以內的任何事件的資訊,或者受到事件視界以內事件的影響。事件視界是造成黑洞所以被稱為黑洞的根本原因,是黑洞的最外層邊界,在此邊界內連光都無法逃脫。 天文學家於2012年7月稱,觀測於距地球超過50億光年遠發現類星體編號3C 279,它體內包含了一個質量高達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成為首個「事件視界」被觀測存在的直接證據。 [17]

光子球[編輯]

光子球是個零厚度的球狀邊界。在此邊界所在位置上,黑洞的重力所造成的重力加速度,剛好使得部份光子以圓形軌道圍著黑洞旋轉。對於非旋轉的黑洞來說,光子球大約是史瓦西半徑的一點五倍。這個軌道不是穩定的,隨時會因為黑洞的成長而變動。
黑洞外圍假想表面是包覆著的光子球層,如果光線與光子球層以切線方式擦身而過,那重力便能抓取光子將之沿著光子球層,永遠繞著黑洞旋轉,類似衛星繞地球旋轉一般。[18]
其他的緻密星如中子星夸克星等也可能會有光子球。

動圈[編輯]


動圈
動圈(Ergosphere,又稱Frame Dragging或是Lense Thirring Effect,「蘭斯-蒂林效應圈」),轉動狀態的質量會對其周圍的時空產生拖曳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作參考系拖曳[19]「旋轉黑洞」才有參動圈,也就是黑洞南北極與赤道在時空效應上有所不同,這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效應來讓我們有機會斷定其實實在在是一顆黑洞的特徵之一。
觀測者可以利用光圈效應及動圈,觀測進入或脫離黑洞的光子的運動,透過間接的手段,例如粒子含量的分布及潘羅斯過程[20](「旋轉黑洞」的能量拉出過程),來間接了解其重力的分布,透過重力的分布重新建立出其動圈。這種觀測方式,只有雙星以上的系統才能夠進行這樣的觀測。
黑洞周圍由於重力強大的因素,理論預期會發生「時間場異常」現象,這包含了周圍的「參考系拖曳圈」及「事件視界」效應。 此外,由於時間物理學尚未發展,時間意義失效的區域,目前物理學還無能力進行探討。

黑洞合併[編輯]

黑洞的合併會發射強大的重力波,新的黑洞會因後座力脫離原本在星系核心的位置。如果速度足夠大,它甚至有可能脫離星系母體。[21]

分類[編輯]

File:A star is consumed by a black hole.ogv
星球被黑洞吞噬的過程(計算機模擬圖)
分類方法一:
  1. 超重黑洞: 到目前為止可以在所有已知星系中心發現其蹤跡。質量可以是太陽的數百萬至170億倍。迄今所知最大的黑洞在星系S5 0014+813的中心,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
  2. 中介質量黑洞:是質量超過恆星黑洞(數十倍太陽質量),但遠小於超重黑洞(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一種黑洞。即超新星爆炸以後所留下的核心質量是太陽的3至15倍就會形成黑洞。理論預測,當質量為太陽的40倍以上,可不經超新星爆炸過程而形成黑洞。[22]
  3. 恆星黑洞:大質量恆星(大約20倍太陽質量[註 1])重力坍塌後所形成的黑洞,可以藉由伽瑪射線暴超新星來發現它的蹤跡。如果緻密星的質量超過臨介值時,重力坍塌會繼續,形成黑洞。雖然未證實是否有中子星的最大質量,但估計也有3倍太陽質量。直自目前為止,質量最小的黑洞大約有3.8倍太陽質量[23]
  4. 微型黑洞:又稱作量子黑洞或者迷你黑洞,是很小的黑洞。被稱作量子力學黑洞是因為在這個尺度之下,量子力學的效應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4]微型黑洞的產生有可能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內就可以觀測到的重要現象。[24][25]
分類方法二:
根據黑洞本身的物理特性(質量、電荷、角動量)進行分類[16]
  1. 不旋轉不帶電荷的黑洞。它的時空結構於1916年由史瓦西求出稱史瓦西黑洞
  2. 不旋轉帶電黑洞,稱萊斯納-諾德斯特洛姆黑洞。時空結構於1916-1918年由萊斯納和諾德斯特洛姆求出。
  3. 旋轉不帶電黑洞,稱克爾黑洞。時空結構由克爾於1963年求出。
  4. 一般黑洞,稱克爾-紐曼黑洞。時空結構於1965年由紐曼求出。

原初黑洞[編輯]

原初黑洞是理論預言的一類黑洞,目前尚無直接證據支持原初黑洞的存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宇宙早期膨脹之前,某些區域密度非常大,以至於宇宙膨脹後這些區域的密度仍然大到可以形成黑洞,這類黑洞叫做原初黑洞。原初黑洞的質量與密度不均勻處的尺度有關,因此原初黑洞的質量可以小於恆星坍塌生成的黑洞,根據霍金的理論,黑洞質量越小,蒸發越快。質量非常小的原初黑洞可能已經蒸發或即將蒸發,而恆星坍塌形成的黑洞的蒸發時標一般長於宇宙時間。天文學家期待能觀測到某些原初黑洞最終蒸發時發出的高能伽瑪射線 [26]

天文觀測[編輯]


在銀河系中心星際雲被黑洞撕開的影像[27]
黑洞形成後,周遭的物質會不斷被吸入黑洞中而無法被觀測,更無法指出當黑洞單獨存在,但當雙星中的一方為黑洞時,來自另一方星球的氣團不斷流入黑洞,驟然激起的高溫,這時X射線閃光等會發亮,此時可以間接發現黑洞存在。[3] 由於黑洞觀測有實際的困難度存在,宣稱某個星體是黑洞者,通常都只給出幾張模糊的照片或部分的數據,黑洞的所有特徵無法全面驗證,一般媒體報導實際僅有部分資訊,無法滿足專業天體物理的數據要求,因此天文資料庫當中,並沒有黑洞,僅有黑洞候選星。
人們為了尋找黑洞付出很多努力,成果卻不多,20世紀的70年代才找到4個黑洞候選者,在90年代之後又發現6對新的X射線雙星黑洞候選者,其中2個在大麥哲倫星系裡,8個在銀河系內,並於2000年後續續探測出7個,有人估計過去100億年中銀河系平均每100年有一顆超新星爆炸,而每100個中有1顆導致黑洞形成,那麼銀恆系應該有100萬個恆星級黑洞,可是至2007年也只有找到一共17個黑洞候選者。[9]:219
以下是較為著名的黑洞候選者[註 2]
  1. 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
  2. 天鵝座X-1
  3. SN 1979C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銀河系[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無光污染的內華達州黑岩沙漠(Black Rock Desert)望向人馬座方向的銀河(包括銀心)。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中心圖象
死亡谷所見的銀河系
銀河系(古稱銀河天河星河天漢銀漢[1][2]英語Milky Way)是太陽系所處的星系。它包含1,000至4,000億顆恆星(1–4×1011[3][4][5]、數千個星團星雲,屬於棒渦星系系統,還包含各種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其直徑約為100,000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可見物質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太陽系是這個龐大星系的恆星之一,而我們居住的地球則屬於太陽系中的一個行星
過去普遍認為銀河系與同處於本星系團仙女座大星系一樣,都是螺旋星系,但後來有研究認為銀河系為棒旋星系,目前尚無定論。銀河系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由於我們在盤面內部,環視整個盤面,只能看見橫跨星空的白色帶狀物(由人馬座延伸至夏季大三角,甚至仙后座),冬季最黯淡(在獵戶座一個橫跨星空的白色帶狀物,像一條流淌在天上閃閃發光的河流一樣,北半球來說夏季最明顯(在天蠍座人馬座)。
銀河系周圍有許多的衛星星系,銀河系和這些星系都屬於本星系群,而本星系群是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一部份。2014年一份夏威夷大學的研究指出室女座超星系團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份。[6][7]

對銀河系的探索[編輯]

雖然從非常久遠的古代,人們就認識銀河。但是對銀河系的真正認識還是從近代才開始。
1750年,英國天文學家賴特認為銀河系是扁平的。175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恆星和銀河之間可能會組成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隨後德國數學家郎伯特也提出了類似的假設。到1785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繪出了銀河系的扁平形體,並認為太陽系位於銀河的中心。
1918年,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經過4年的觀測,提出太陽系應該位於銀河系的邊緣。1926年,瑞典天文學家貝蒂爾·林德布拉德分析出銀河系也在自轉

特徵[編輯]

銀河系是一個中間厚,邊緣薄的扁平盤狀體。他的主要部分稱為銀盤,呈漩渦狀。
它的總質量約有太陽的一倍,直徑約為十萬光年,中央厚約1.5萬光年,邊緣厚約3000-6000光年。太陽約處於獵戶臂上距銀河系中心約27,700光年(8492秒差距)某處。
銀盤外面是由稀疏的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的球狀體,稱為銀暈,直徑約10萬光年(30659秒差距)。
兩條旋臂的銀河系想像圖
1950年代開始以電波觀測銀河系,可以發現有4條旋臂,分別是矩尺半人馬-盾牌人馬英仙等主要旋臂。太陽位在介於半人馬與英仙臂間的次旋臂:獵戶臂中。旋臂主要由星際物質構成。但最新的研究顯示,根據NASA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所攝80萬張影像,1.1億顆恆星的最新測繪統計發現,銀河系可能只有兩條旋臂。[8]人馬臂和矩尺臂絕大部分是氣體,只有少量恆星點綴其中[9]
銀河系也有自轉。太陽系以每秒250千米速度圍繞銀河中心旋轉,旋轉一周約2.2億年。
與銀河系相對的稱之為河外星系
一般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多為雙星聚星。而2006年新發現認為,銀河系的主序星中2/3都是單星[10]
基於2MASS的觀測數據的銀河系紅外線畫像

年齡[編輯]

依據歐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報告,估計銀河系年齡約為136億歲(1.36×1010),幾乎與宇宙一樣老。[11]
由天文學家Luca Pasquini、Piercarlo Bonifacio、Sofia Randich、Daniele Galli以及Raffaele G. Gratton所組成的團隊在2004年使用甚大望遠鏡的紫外線視覺矩陣光譜儀進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狀星團NGC 6397的兩顆恆星內發現元素。這個發現讓他們將第一代恆星與第二代恆星交替的時間往前推進了2至3億年,因而估計球狀星團的年齡在134±8億歲,因此銀河系的年齡不會低於136±8億歲。

結構[編輯]

{{{alt}}}
觀測到的銀河旋臂結構
2005年,銀河系被發現以哈伯分類來區分或應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SBc(旋臂寬鬆的棒旋星系),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6,000億至30,000億倍。[12][13]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14]
從8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才懷疑銀河是一個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個普通的螺旋星系。2005年,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証實這項懷疑,還確認在銀河的核心的棒狀結構比預期的還大。[15]
銀河的盤面估計直徑為100,000光年,太陽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000光年,盤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銀河的中心有巨大的質量和緊密的結構,因此強烈懷疑它有超重質量黑洞,因為已經相信有許多星系的核心都存在超重質量黑洞。
就像許多典型的星系一樣,環繞銀河系中心的天體,在軌道上的速度並不由與中心的距離和銀河質量的分布來決定。在離開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圍,恆星的典型速度是每秒210~240公里之間。[16]因此這些恆星繞行銀河的週期只與軌道的長度有關,這與太陽系不同,在太陽系,距離不同就有不同的軌道速度對應著。
銀河的棒狀結構長約27,000光年,以44±10度的角度橫亙在太陽與銀河中心之間,他主要由紅色的恆星組成,相信都是年老的恆星。
被觀察到與推論的銀河旋臂結構
每一條旋臂都給予一個數字對應(像所有旋渦星系的旋臂),大約可以分出12段。相信有四條主要的旋臂起源自銀河的核心,她們的名稱如下(參考右側的圖):
至少還有兩個小旋臂或分支,包括:
在主要的旋臂外側是外環或稱為麒麟座環,這是天文學家布賴恩·顏尼(Brian Yanny)和韓第·周·紐柏格(Heidi Jo Newberg)提出,是環繞在銀河系外由恆星組成的環,其中包括在數十億年前與其他星系作用誕生的恆星和氣體。
銀河的盤面被一個球狀的銀暈包圍著,估計直徑在250,000至400,000光年。[17]由於盤面上的氣體和塵埃會吸收部份波長的電磁波,所以銀暈的組成結構還不清楚。盤面(特別是旋臂)是恆星誕生的活耀區域,但是銀暈中沒有這些活動,疏散星團也主要出現在盤面上。
銀河中大部分的質量是暗物質,形成的暗物質暈估計有5.8×1011M,以銀河為中心被聚集著。[13]
新的發現使我們對銀河結構與維度的認識有所增加,比早先經由仙女座星系(M31)的盤面所獲得的更多。[18]最近新發現的證據,証實外環是由天鵝臂延伸出去的,明確的支持銀河盤面向外延伸的可能性。[19]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的發現,與在環繞著銀極的軌道上的星系碎片,說明他因為與銀河的交互作用而被扯碎。同樣的,大犬座矮星系也因為與銀河的交互作用,使得殘骸在盤面上環繞著銀河。
在2006年1月9日,Mario Juric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些人宣布,史隆數位巡天在北半球的天空中發現一片巨大的雲氣結構(橫跨約5,000個滿月大小的區域)位在銀河之內,但似乎不合於目前所有的銀河模型。他將一些恆星匯聚在垂直於旋臂所在盤面的垂線上,可能的解釋是小的矮星系與銀河合併的結果。這個結構位於室女座的方向上,距離約30,000光年,暫時被稱為室女恆星噴流
在2006年5月9日,Daniel Zucker和Vasily Belokurov宣布史隆數位巡天獵犬座牧夫座又發現兩個矮星系
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拍攝的照片組合成的X射線銀河

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編輯]

太陽(包括地球太陽系)都在獵戶臂靠近內側邊緣的位置上,在本星際雲中,距離銀河中心7.94±0.42千秒差距[20][21][22] 我們所在的旋臂與鄰近的英仙臂大約相距6,500光年[23] 我們的太陽與太陽系,正位在科學家所謂的銀河的生命帶
太陽運行的方向,也稱為太陽向點,指出了太陽在銀河系內遊歷的路徑,基本上是朝向織女,靠近武仙座的方向,偏離銀河中心大約86度。太陽環繞銀河的軌道大致是橢圓形的,但會受到旋臂與質量分布不均勻的擾動而有些變動,我們目前在接近近銀心點(太陽最接近銀河中心的點)1/8軌道的位置上。[來源請求]
太陽系大約每2.25—2.5億年在軌道上繞行一圈,可稱為一個銀河年[24],因此以太陽的年齡估算,太陽已經繞行銀河20—25次了。太陽的軌道速度是217km/s,換言之每8天就可以移動1天文單位,1400年可以運行1光年的距離。
海頓天象館的8.0千秒差距的立體銀河星圖,正好涵蓋到銀河的中心。

銀河系的鄰居[編輯]

NGC 7331經常被視為「銀河的雙胞胎」,從銀河系之外回顧我們的銀河或許就是這個樣子。
銀河、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本星系群主要的星系,這個群總共約有50個星系,而本地群又是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一份子。
銀河被一些本星系群中的矮星系環繞著,其中最大的是直徑達21,000光年的大麥哲倫雲,最小的是 船底座矮星系天龍座矮星系獅子II矮星系,直徑都只有500光年。其他環繞著銀河系的還有小麥哲倫雲,最靠近的是大犬座矮星系,然後是人馬座矮橢圓星系小熊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六分儀座矮星系天爐座矮星系獅子I矮星系
在2006年1月,研究人員的報告指出,過去發現銀河的盤面有不明原因的傾斜,現在已經發現是環繞銀河的大小麥哲倫雲的擾動所造成的漣漪。是在她們穿過銀河系的邊緣時,導致某些頻率的震動所造成的。這兩個星系的質量大約是銀河的2%,被認為不足以影響到銀河。但是加入暗物質的考量,這兩個星系的運動就足以對較大的銀河造成影響。在加入暗物質之後的計算結果,對銀河的影響增加20倍,這個計算的結果是根據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馬丁·溫伯格的電腦模型完成的。在他的模型中,暗物質的分布從銀河的盤面一直分布到已知的所有層面中,結果模型預測當麥哲倫星系通過銀河時,重力的衝擊會被放大。

穿過空間的速度[編輯]

一般而言,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任何物體通過空間時的絕對速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在太空中沒有合適的慣性參考系統,可以作為測量銀河速度的依據(運動的速度總是需要與另一個物體比較才能量度)。
因為各向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非常的均勻,只有萬分之幾的起伏,所以喬治·斯穆特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有沒有偶極異向性
在1977年,美國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喬治·斯穆特等人,將微波探測器安裝在U-2偵察機上面,確切地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偶極異向性,大小為3.5±0.6 mK,換算後,太陽系宇宙中的運動速度約為390±60 km/s,但這個速度與太陽系繞行銀河系核的速度220 km/s方向相反,這代表銀河系核在宇宙中的速度,約為600多km/s。
有鑑於此,許多天文學家相信銀河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相對於鄰近被觀測到的星系在運動,大部份的估計值都在每秒130~1,000公里之間。如果銀河的確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運動,我們每天就會移動5,184萬公里,或是每年189億公里。相較於太陽系內,每年移動的距離是地球冥王星最接近時距離的4.5倍。銀河在空間中運動的方向是指向長蛇座的方向。

神話[編輯]

世界各地有許多創造天地的神話圍繞著銀河系發展出來。很特別的是,在希臘就有兩個相似的希臘神話故事在解釋銀河是怎麼來的。有些神話將銀河和星座結合在一起,認為成群牛隻的乳液將深藍色的天空染白了。在東亞,人們相信在天空中群星間的霧狀帶是銀色的河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河
Akashaganga印度人給銀河的名稱,意思是天上的恆河
依據希臘神話,銀河是赫拉在發現宙斯以欺騙的手法誘使他去餵食年幼的赫拉克勒斯因而濺灑在天空中的奶汁。另一種說法則是赫耳墨斯偷偷的將赫拉克勒斯帶去奧林匹斯山,趁著赫拉沉睡時偷吸她的奶汁,而有一些奶汁被射入天空,於是形成了銀河。
在芬蘭神話中,銀河被稱為鳥的小徑,因為他們注意到候鳥在向南方遷徙時,是靠著銀河來指引的,它們也認為銀河才是鳥真正的居所。現在,科學家已經證實了這項觀測是正確的,候鳥確實在依靠銀河來引導,在冬天才能到溫暖的南方陸地居住。即使在今天,芬蘭語中的銀河依然使用Linnunrata這個字。
瑞典,銀河系被認為是冬天之路,因為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冬天的銀河是一年中最容易被看見的。
古代的亞美尼亞神話稱銀河系為麥稈賊之路,敘述有一位神祇在偷竊麥稈之後,企圖用一輛木製的運貨車逃離天堂,但在路途中掉落了一些麥稈。
在中國,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銀河是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銀河的未來[編輯]

目前觀測認為仙女座星系(M31)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銀河系運動,在30-40億年後可能會撞上銀河系。但即使真的發生碰撞,太陽以及其他的恆星也不會互相碰撞。這兩個星系可能會花上數十億年的時間合併成橢圓星系。而來自美國天文台的發現,史密斯雲的邊緣已經與銀河系的氣體發生作用並推開圍繞銀河的氣體。銀河系會對它施加一個潮汐力,使其分裂。大約2千萬至4千萬年之後,史密斯雲的核心將會撞擊銀河系圓盤[25]